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供暖和运输部门的使用量增加,液态生物燃料和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至2023年。总体而言,可再生能源消费将继续增长至2023年,占能源消费增长的40%,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以试图控制全球变暖。 国际能源署在一份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年度报告中表示,虽然太阳能和风能的消费将继续在电力部门中继续增长,但生物质能源仍将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来源。IEA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说,“现代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领域里被忽视的巨...
随着电力市场建设开始向“现货”进发,电改进入新一轮闯关博弈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距离“2018年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时间节点不足三月,在南方(以广东起步)试点一揽子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的同时,目前其他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形成了初步方案,但中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难点,落地进展或不及预期。 在一个成熟完备的电力市场体系中,现货市场属于核心环节。相比于计划属性较强的大用户直接交易和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能充分反映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边际发电成本和电力供需,从而更好地发现电力...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再度引发行业讨论——“风光零补贴时代”或提前到来。 作为清洁发电的新能源,光伏和风场发电的装机量正在快速发展,同时,行业也面临弃风、弃光和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风光零补贴时代”的到来,是否会加剧行业面临的问题?对此,行业该如何应对? 多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大型储能电站或将留住无限“风光”。 业内专家表示,造成弃风、弃光的原因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
9月18日下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8版《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以下简称《能源展望》),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报告认为,我国能源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在需求端,能源消费重心逐步从生产侧转向生活消费侧;在供应端,清洁能源将满足新增能源需求并逐步替代高碳传统能源。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将逐步呈现三足鼎立态势,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
2030年中国用电量或达10万亿度,近三成来自风光新能源。届时,预计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达2.65万亿千瓦时,约是去年的6.3 倍。 未来十余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不断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表示,综合各机构的数据,预计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10万亿千瓦时。这一数字较2017年将增长56.25%。 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为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 “用电量...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 “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显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我国能源发展和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我国能源国际合作以更宏大的视野不断推进。 树立新时代能源合作大局观,打造命运共同体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刻把握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